四川作家网

文学动态

作家活动周 | “文学一家人”座谈会在蓉举行

IMG_9249_副本.jpg


连日来,省作协“四川作家 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交流活动,让来自全省各地的基层作家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在活动即将落幕之际,4月27日, “文学一家人”座谈会在蓉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省作协党组成员、巡视员、驻会副主席,作协机关、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27名“回家”作家参加。座谈会由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颖主持。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把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精心谋划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文学工作,奋力谱写四川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62d43dbe030efe9cb9394490cedd7e4_副本.jpg


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传达了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他指出,这次活动得到了中国作协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宏森书记对四川作协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深刻的指导。他指出,省作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要抓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十百千”文学人才工程为抓手,把文学川军打造成一支有影响有声音有地位的坚强队伍;二要抓主题精品创作,以主题作品规划为引导,健全完善精品力作扶持激励机制,推出一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三要抓阵地建设,要以阵地培育为基础,持续培优以“三刊”为主阵地的四川文学期刊,为四川文学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四要抓品牌活动,以品牌打造为关键,持续扩大文学开放格局,同时也要优化奖项的设置,避免奖项的同质化,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学品牌;五要抓原创作品的转化,加大对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向影视等多元化的转化。

侯志明强调,下一步的工作要重点补齐短板。一是加大对长篇小说的扶持。引领作家以新时代现实题材为创作导向,推出一批具有时代高度的长篇小说力作。要积极参与、深度融入中国作协实施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要想方设法培育四川本土的“双创计划”,力争在“茅盾文学奖”上实现新的突破,让四川文学既有立得住、叫得响的长篇小说作品,又有行得正、坐得住的长篇小说人才。二是要加大对文学新生力量的培养,重点发现、关注、培养一批四川新锐作家。以实施“十百千”文学人才工程为抓手,以创新之举补齐短板,积极促进四川文学新生力量的崛起,不断铸就新时代四川文学的高峰。


会上,阿来与侯志明为作家们颁发入会纪念牌。

作家代表孙贻荪、杨俊富、李志俊发言。

91岁高龄的孙贻荪饱含深情地说:“当时的布后街2号,就是现在的红星路二段85号。踩着当年的足迹,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省作协的大家庭和《星星》诗刊的小家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写作和读书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作为一名从战场上回来的老兵,我还要继续当好一名文学战士,坚持不懈地创作。”

来自德阳的农民作家杨俊富说:“从80年代开始,我在农闲时间通过阅读和写作来丰富枯寂的乡村生活。这一写就是几十年,我也收获了许多成就。有幸入选《星星》诗刊举办的“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更有幸加入了省作协这个大家庭。通过此次活动,我终于找到了省作协大院这个家,见到了这么多年一直关心我、照顾我的“家长”们,受益良多。”

在社区基层工作的南部作家李志俊说:“这是加入省作协以来,第一次“回家”,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创联部,《星星》诗刊,《四川文学》,《当代文坛》,每一间房屋都进去了,也都找到了家人,就像流浪在外的孩子终于回家了,蹦蹦跳跳的这屋串了,串那屋,高兴得手舞足蹈。”


IMG_9317_副本_副本.jpg


阿来在总结讲话时指出,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基层作家的生活、写作状况,也更进一步拉近了省作协和基层作家的情感。他希望通过这次“回家”活动,作协的相关部门,和我们全省的文学工作者、文学书写者一起建立一种更亲密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共同书写四川文学的新篇章。(文/张语婷 图/梁曌 黄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