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文学动态

以《成都传》为媒,作家、学者共论城市与文学

馆外明远湖波光粼粼,馆内作家、学者思想激荡。昨日下午,第二十四期 “青春之我•真人书屋”作家见面会蒋蓝专场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举行。成都日报编辑、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传》作者蒋蓝以《成都传》与“传成都”为轴,讲述天府之国的千年嬗变。川大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艾莲教授,从学者视野出发,与作者共论文学与城市,将成都这座城市的“厚重”轻轻拿起,娓娓道来,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f603918fa0ec08fa5a0e39a0bcbc1c6155fbda0d.webp.jpg



《成都传》是目前国内已经出版的20多部城市传记里,篇幅最为浩繁的一部,全书计100万字,含300余幅珍贵图片。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翔实地展现了从蜀山、古蜀国、秦代蜀郡至1949年,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4000多年历史的嬗变。该书自出版以来,广受各界关注。


63d0f703918fa0ec068113f798c578e23c6ddb60.webp.jpg



在活动开场,蒋蓝表示,自出版以来,《成都传》已做三十几场分享会,但都是以大文化的视角去讲述和解读。此番来到川大,希望能在交流对谈中有新内容、新观点、新视角的迸发,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思辨的分享会。


8ad4b31c8701a18bb906f32a7f7d26042938fe41.webp.jpg



风物为入口,人物为坐标

百万言《成都传》得以传成


“成都最重要的植物是什么?”蒋蓝首先向现场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讲《成都传》,为何要谈到植物的问题?蒋蓝继而谈到,自己早年对地质学的研究,让他对土壤、植物等自然风物有着天然的敏感。定居成都后,他发现,成都有许多重要的风物,如槐树、恺木、杜鹃……却并无专著研究。于是,“风物”打开了蒋蓝对成都这座城市的第一触角,并在他决定写作这本城市传记,并纵览过去与当下,结合自然与人文时,找到一个绝佳的入口。在此书之前,蒋蓝已为成都写了8部书,此书作为集大成之作,也是他“蓄谋已久”的心血之作。蒋蓝坦言,《成都传》最复杂和最棘手的部分便是整理目录,搭建框架。“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来完成‘目录’的工程,因为对这座城市愈熟悉,反而越难取舍……”


55e736d12f2eb938841e105b3130a439e4dd6f82.webp.jpg


一本煌煌百万言的城市传记何以传成?在近年来城市传记的浪潮之中,《成都传》又该如何破题?蒋蓝的答案是“人”。他说道:“人是一座城市的缔造者、毁灭者,是一座城市最生动的‘动词’。”作为全书的复线结构,《成都传》以重要历史人物的情感踪迹与空间足迹为坐标,带领读者走进历史,认识有着“七情六欲”的成都。


是行走的写作

更是充满学术性、诗性的写作


在对谈环节,艾莲从蒋蓝的文学谱系谈起,并称《成都传》的写作是“蒋蓝将几十年的田野积累和文学素养完美结合,完成了一场‘行走’的写作。”作为《成都传》的“资深”读者,艾莲认为,蒋蓝为成都立传的过程中,还做到了“学术”的写作和“诗性”的写作。她阐释道,在此书中,蒋蓝对巴蜀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数家珍,而对史料的爬梳更是倾尽全力。“与此同时,蒋蓝还将一本城市传记写得极具感性之美,诗性之‘魅’,在非虚构中,解决了想象力的问题,并让它起飞。所以读此书,不论是作为普通读者视角,还是文学研究者,都十分过瘾和享受。”

“一本重要的城市传记诞生,除了写,还要论。因为它不只属于作家,更属于社会,属于历史。”徐新建继而打趣道:蒋蓝是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特聘导师,与其说是受邀来川大做分享,不如说是回校开启了一场有趣的“述职会”。徐新建表示,数字时代是当前扑面而来的现实,而书写一方则是人类恒定的行为。一个作家在作品中书写城市,会涉及到很多人类学、史学的问题,而让城市像人物一般“进入”历史,无疑是一种文学和史学上的创新。“这其中多学科的含量,无关销量,它或许会代表一种新的‘文魅’,我们是否会低估这样的作品?”


b64543a98226cffc20ef51097f536b9cf703ea27.webp.jpg



徐新建继续阐发道:在现代性的分工下,作家这一身份被“窄化”,在徐新建看来,作家除了是作家,还应当是智者、社会关怀者……“而《成都传》既有形而上的思考,又有考据、田野、辨析等形而下的方法论,以强大的‘移情’力,展现出本雅明所说的‘灵韵’,可谓是文学作家的一种回归。”

在活动现场,有许多慕名前来的读者。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李国太就是其中一位,他刚从南充考察回来,对田野考察的辛苦深有同感,“这是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蒋蓝老师能坚持身体力行地发掘历史真相,这种精神非常难能可贵”。

“《成都传》是一部静态的作品,而‘传成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活动尾声,此次活动主持人、四川大学图书馆馆员赵靓阐释主题道,“在此意义上,作家见面会是邀请每一位参与者成为历史的在场者,以书写、阅读、叙述、交流等方式汇入‘传成都’的文学实践中来。”她表示,文学、阅读是无处不在的,是全人类的资源,希望本次活动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能让师生受益,勾连思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摄影 泽登旺姆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