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细腻,文字华润。跌宕曲折,环环相扣。
写作技巧颠覆传统,内容震撼如同电影大片。
作家陈新耗时一年,涉危历险深入灾区——
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陈新创作,国内第一本还原人间天堂九寨沟地震的长篇报告文学《九寨祥云》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它有何特点?
这是一本情感细腻,文字华润,令人耳目一新,既可以当成小说读,又可以当成散文读,还可以当成电影看的好书。虽然是报告文学,但该书唯一不像的就是报告文学。因为作者的写作技巧颠覆传统,作品内容跌宕曲折,环环相扣,内容震撼如同大片。
涉危历险,去九寨沟采摘祥云
2017年8月8日21点19分,九寨沟大地颤抖,山河撕裂,人亡人伤。旦夕之间,祥和破碎,美丽的人间天堂成了堆砌颤栗、恐惧与绝望的“孤岛”。
疼痛的仙境和无助的守望里,却有一片祥云呵护着这方土地,呵护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这片祥云来自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是四川人民、阿坝人民、九寨沟人民,以及广大游客面对地震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从容,顽强坚韧、攻坚克难、排阻除厄、相扶相携的英雄气概。
因为这片祥云的存在,在24小时之内,受困灾区的6万多名游客实现了零伤亡安全大转移。神奇的九寨,大爱缔造了如同电影大片般的奇迹。
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何其脆弱!然而常识告诉我们,灾难永远会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灾难也是一块试金石,能让人性之大美与大丑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凉薄里的温煦,何尝不是美丽的九寨沟另一种醉美的风景?
疏财讴歌,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
采访的过程中,陈新挖掘到了很多感人故事和令人动容的细节,可以说采访的过程也是他心灵被感动、被震撼、被濯洗的过程。
这些年来,陈新在写散文、小说、剧本之外,不仅在我国科技领域“可上九天揽月”之探月工程方面,“可下五洋捉鳖”之探海工程方面,分别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嫦娥揽月》《蛟龙逐梦》,而且在写作之时还努力探索新颖的写法,并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先后荣获北京文学奖、浩然文学奖一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四川“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奖项,并由中国作家协会独家主办在北京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地震题材不新鲜,要写得好看很难。陈新决定进行又一次探索,以巧妙的角度切入,娓娓还原跌宕起伏的现场故事,要求自己的作品必须做到三点:一、主题新颖,摒弃过去地震题材从头至尾的悲悲切切;二是结构新颖,如同小说般可读且令人眼前一亮;三、格调高雅,有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
为了采写九寨沟地震这个题材,陈新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将已写了一多半的大飞机C919题材搁置在了一边。为此陈新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陈新写作九寨沟时可谓破釜沉舟。所以他必须探索,必须将自己置之绝地而后生。
所幸,陈新的探索是成功的,读过此书稿的人都评价很高。虽然写九寨沟题材耽误了他的大飞机题材的完稿日期,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陈新热爱书写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壮美华章,讴歌不计个人得失牺牲小我利益,成就伟大祖国大略宏图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坚守,他们的付出,是给国家和人民造福。
大国文学亦如一个高大挺立的人,陈新觉得仅有风花雪月、杨柳轻风这些如柔弱温婉的东西,而没有硬朗的骨骼是不行的,否则撑不起一副伟岸的身躯;帮派林立、你争我斗、武侠商战这些市井作品固然好看,但文学还该有照耀未来的光芒,和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
跌宕曲折,震撼如同电影大片
《九寨祥云》是中国第一部反映九寨沟地震的长篇报告文学;角度并非仅仅写地震的可怕凶恶,而是浓墨重彩地书写抗震救灾英雄群体在24小时之内、陆、海(子)、空大联动所创造的6万多游客零伤亡安全大转移、堪比电影大片的奇迹故事,内容紧张宏大、跌宕起伏、新颖刺激、惊心动魄、环环相扣,形胜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华彩似散文的文字铺陈,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要歌颂的当然不是地震灾难,不是地震灾难中的惨烈,也不是地震灾难中的痛苦。而是要歌颂地震灾难中呈现出的大美与大爱,歌颂慈航普渡的救助与转移,歌颂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
《九寨祥云》从表面上看书写的是九寨沟地震,实质上书写的是经历过汶川大地震、茂县泥石流、叠溪海子崩塌等多灾多难的磨砺之后,阿坝州全体人民面对九寨沟地震时所表现出的理性从容,顽强坚韧、攻坚克难、排阻除厄、相扶相携的整体风貌,这种风貌也是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九寨沟秀丽的景色被誉为人间天堂,《九寨祥云》书写的英雄群体的无畏与奉献、情怀与大爱,比肩九寨沟秀丽的景色。地震灾难是可怕的,在地震灾难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却是伟大的。
《九寨祥云》,让我们看到了“九寨沟人”一种美胜人间天堂般风景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在抗击灾难面前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的高度体现,是一触即发战之能胜且传承千年的优秀品质。因而这种大爱,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无异于一种传说中呵护人们康宁生活,既温暖又温馨的祥云……
简而言之:令人颤栗的灾难,疼痛的仙境;生与死的涅槃,无惧无恐的爱;二十四小时之内六万多游客被零伤亡安全大转移;这里有最美丽的自然风景,这里有更美丽的人间祥云……这是《九寨祥云》书写的内容。
情尽笔墨,立意不苟;文字华润,跌宕曲折,且环环相扣;写作技巧颠覆传统,内容震撼如同电影大片……这是《九寨祥云》的显著特点。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九寨祥云》都是一本好书。
附:
作者简介
陈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重特大题材报告文学特聘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写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擅写国家重大题材,在我国科技领域“可上九天揽月”之探月工程方面,“可下五洋捉鳖”之探海工程方面,分别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嫦娥揽月》《蛟龙逐梦》。
曾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北京文学奖、浩然文学奖一等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四川“五个一工程”奖等。
有题为《江凡》的散文入选北师大出版社全国小学《语文》教材课本。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郭沫若、巴金、流沙河、魏明伦之后,第五位文学作品进入全国《语文》教材的四川作家。
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散文集《镜像》《嫦娥揽月》《蛟龙逐梦》《爸,我爱你!》《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探海蛟龙》《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图书。
受邀参与为中宣部创作,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来,我国文艺家取得辉煌成就的四集大型纪录片《召唤》,在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