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炳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语重心长,就像在同广大文艺工作者促膝谈心,聆听后感到十分亲切,深受教育鼓舞。讲话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文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光辉文献,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做好文学创作、理论评论和中国作协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敬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征程的动员令,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全局、站在世界发展大势的高度,为中国文艺指明了方向,擘画了道路。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高瞻远瞩的胸怀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刻认识中国文学的历史方位,更加自觉地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自觉地将文学事业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在党和人民开辟未来的伟大奋斗中确立文学的方向和道路。新时代新征程的巨大变革和宏伟实践为中国文学展开了无限辽阔的天地,天高任鸟飞,新时代的作家要做扶摇直上、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大鹏,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总体性视野把握历史趋势、时代主流,在党和人民的创造中实现艺术的创造,以艺术的创造标记出时代的精神高度。
白庚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美学雄文,是社会主义文学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的宣言书、动员令,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灵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从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自信、明确方向,开拓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创新理念、培育大师、创作精品,续中国优秀文学传统之血脉,开新时代新文学之新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推向高峰。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时代文学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发展道路,真正成为中国当代史的文学记忆、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诗,铸就世界文学的新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这个历史方位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必须通过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增强民族文化辨识度,紧紧抓住培根铸魂、进行高质量创作这个环节,以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心系复兴伟业,放歌伟大时代,赞颂伟大的祖国与伟大的党,讲述好少数民族及其地区的千载巨变,对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忱的赞颂,对一切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中华复兴而奋斗拼搏的劳动者及为人民利益而牺牲奉献的英雄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以攀登新的文学高峰,创造新时代的文学辉煌。
陈崎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着眼引导,又注重激励;既科学严谨,又生动精彩。听者入耳入心,动容动情。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主旨是新时代文艺的使命担当与作家艺术家的作为修为。尤其是总书记希望作家艺术家们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对我感召启发甚多。我们要深刻认识伟大飞跃,热情迎接伟大跨越,勇敢创造伟大史剧;坚信历史发展主流在我们这边,人类进步趋势在我们这边;看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认识复兴之路的艰巨艰苦。同时,我们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以海纳百川、包容天下的情怀,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姿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张 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作家勇攀艺术高峰。讲话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指出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讲话强调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号召广大作家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持深入生活,因为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作家应该用一个训练过的头脑,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直面现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在纷纭繁复的网络时代,作家的卓越判断力与过人的勇气,将是决定作品成败优劣的决定因素。写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最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为人民写作就要写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生活是人民,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也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将是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贾平凹: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大的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新时代文艺的方向、道路和使命,以及应有的自觉和任务,即把文艺创造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同时,又具体地指出目前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什么、防止什么、抵制什么。讲话中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求文艺工作者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总书记的讲话既深邃又亲切,既宏观又具体,作为一个作家,我在今后将更努力地为人民写作,为时代写作,守正创新,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陈 彦: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新时代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创作的新的动员令。讲话站位高远,立意深邃,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界提出了五点希望,体现了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是中华民族真正文化自信、实现伟大复兴的蓝图擘画。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总书记还讲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只有把握好时代脉动,才能真正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厚的生存土壤与传播根基。总书记尤其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文学艺术是以形象取胜的。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我们要自觉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讲好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故事,塑造更多更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从而让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陈 晋: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到很亲切,很受鼓舞。讲话揭示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勾连了党百年奋斗凝聚的文化奋进的历史,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取得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高屋建瓴,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对文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推进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的遵循。这五点希望,要求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抒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些要求既宏观,又具体,还亲切。文艺要通俗,但不能庸俗、低俗、媚俗;要生活,但绝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要创新,但绝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等等。这些要求,通过努力是可以落实的。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反映了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方向,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篇光辉文献。
欧阳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博大精深,连篇金句,是新时代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又一篇纲领性文件。我们要用心体会,用力践行。牢牢把握总书记强调的心系民族伟业、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追求德艺双馨等要求,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优秀作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坚信,盛会过后,一定能读到更多属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刘兆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号召和指引,也代表了新中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更是新时代向我们发出的呼唤。讲话必将鼓舞有责任感的中国各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再次在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版图上,雄心勃勃地开始新的跋涉与攀登,新时代的文学高原上,定会出现更多探索的新足迹,铸就不朽的新高峰。我已年逾七十,但有心尽力而为,驱自己手中拙笔,写点小作,以向年富力强、风华正茂、大作迭出的中青年作家们致敬!尤其该向那些年纪虽老,但仍笔耕不辍,哪怕十年磨一剑、一日写一行,也仍执著地不投笔,最终铸就新高峰的前辈作家学习!比如我青年时代受其指教过的徐怀中老师,竟能于九十高龄推出长篇小说《牵风记》!我怎好意思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呢?
杨 克: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体会到新时代的文学要“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大格局中,坚持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尊重和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明和几千年中国诗歌的文脉,是新一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作为文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诗人,要时刻以在场者的细微观察为当代生活作证。脚踩坚实的大地,为人民书写,不断突破自身,永葆活力与敏感,去感受新时代脉搏,潜心创作出有浓郁人文关怀与温暖人性底色的作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领悟生活与生命的真谛。而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最终要走向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文学就是人学,所有作品最终都应关注人性,关怀人类,把目光更多地投射在人的内心世界里。让当代诗歌重振蓬勃气象的雄风,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抒发更加光明的未来,为促进全人类的进步事业,维护世界和平而依然奋进。
孙甘露: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希望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才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谈到文艺作品的创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总书记在谈到对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追求时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感触尤深的是总书记在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时强调:“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总书记这次讲话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强调文学艺术与国家、人民、时代的深刻联系。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在谈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柳青,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柳青强调,“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作为一个深刻反映中国农村巨大变革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文学创作的方法上也作出了重要示范。
欧阳黔森: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里行间充满着睿智的光芒,有历史的高度、有当代准确的判断,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创作一切文艺作品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性地、精辟地阐述了文艺对民族、对国家、对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只有这样,文艺的百花园才能为人民永远绽放,也才能形成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灿烂。
文坤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有许多原创性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指南和根本遵循。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对文艺工作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坚持弘扬正道等明确要求。听后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信心倍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结合湖北实际,扎实工作,大力推动新时代湖北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湖北文学力量。
梅国云:
这是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振奋人心,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力量源泉和行动指南。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始终牢记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认清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文学力量。回到海南后,我们一定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心系国之大者,厚植人民情怀,弘扬中华文化,以全面推动文学创作为抓手,紧紧把握自贸港建设这一时代脉搏,不断壮大无愧于新时代的作家队伍和文学工作者队伍,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海南故事、自贸港故事,不断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动新时代文学事业发展繁荣。
梅 卓: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有幸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基层文学工作者,在非常激动、非常感动的同时,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关注、关怀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高度重视新时代文学的繁荣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提出了新时代文学的历史使命,为我们擘画了充满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气馥郁,情真意切,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鼓舞了我们的士气。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更是语重心长,饱含着高瞻远瞩的殷殷嘱托、大智大勇的谆谆叮咛,是我们今后文学创作和文学工作者的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南。蓬勃气象今复在,凌云壮志久弥坚。我们要更进一步、更深入地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在今后的文学工作中,不忘嘱托,不负人民,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砥砺前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努力开拓文艺新境界,贡献文学新力量。
张培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它深刻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探索形成的文学发展道路,鲜明地回答了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文明之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是彰显文化自信、饱含历史自觉、赓续中华文脉的又一创新理论。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激励和鼓舞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讴歌新时代、礼赞新时代、建功新时代,加快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教育,备受鼓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创作。
徐 坤: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全面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的文艺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战线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殷切提出对文艺工作者的五点希望。我听了以后备受鼓舞,增加了守正创新、开拓文艺新境界的勇气和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按总书记的要求,坚守人民立场,深入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前沿,认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道,时刻为人民鼓与呼,歌颂新时代,描画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薛 舒:
这是我作为作家代表参加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第二次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有种心潮澎湃的激动。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最多的词汇就是:人民,时代,民族。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躬逢其盛,我们该如何书写这个光荣而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油然而生责任感与使命感。近年来,上海作协组织了“红色起点”“红色足迹”“上海报告”“抗疫主题创作”“大国工匠之临港新片区报告文学集”等多种主题创作,从资深作家到青年作家、网络作家,我们邀请与组织了50多人次投入创作。在深入生活与创作实践中,我们感受着中国的巨大改变,同时深受感动和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让我想到,我们应该如何写出真正贴近人民、反映时代的作品,如何书写红色历史、改革开放历程,如何书写出全中国人民深深体会到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我们的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记录与再现,而是提升到艺术与审美高度的优秀文学作品,甚至经典文学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这是我们的使命,亦是我们的初心。
王晋康: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的文学指明了方向。科幻文学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科幻文学是一种关注现实、关注未来的文学品种,而且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包括科技发展水平呈很强的正相关。由于科幻文学的特点,它也非常适合讲好中国故事,它关注全人类命运,对未来提出预警。所以,今天的中国正是科幻文学繁荣昌盛的最佳时期。目前中国科幻已经初步繁荣,有些作品已走出国门,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辜负这个时代。
张之路:
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讲话中谈到对文艺工作者的希望,提出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总书记提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学到这里,我心有所动。我体会到什么是作家写作时阅读生活的能力,这就好比每个作家在写作时都像是在挖一口井,中国的作家是这样,国外的作家也是如此。大家都想挖一口深井,这井挖到深处,我们发现这些井水都是相通的。我们又忽然发现,它们就是一条向美、向善的河流。这条河流上的一片片白色的船帆就是一个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文艺形象。
王 山:
有幸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非常激动,感到很温暖,很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通篇都是名副其实的金句,照亮了新时代文艺前进的方向,温暖了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心。总书记的讲话是我们党新时代关于文艺工作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光辉文献。讲话高度肯定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性,也充分表达了对文艺工作者的信任与殷切希望,凝聚了我们党百年经验智慧,也体现了总书记作为我们党的领袖的智慧、视野、胸怀与担当,既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大开大合,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讲话充盈着浩然正气与中华民族的美学旨趣,非常接地气。中国诗歌学会要不断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我们要真正树立起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中国诗歌学会的工作落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处,盛世仗剑行,诗响新时代!
黄发有: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发展的重要成就,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在新形势下,山东作家要把讲话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的精品,书写伟大的人民史诗。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做出了独特贡献,山东作家得地利之便,应当更为自觉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文艺创新的资源与动力,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用情用力讲好山东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时代,阐释并塑造仁者爱人、日新为道、刚健笃实的中华文化形象。
季 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也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寂寞甚至清贫的工作,在文学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我们尤其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理想担当,力戒浮躁,甘于寂寞,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与祖国、与人民同心同德,潜心创作,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馈时代、回馈社会。
何 浩:
14日上午,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个方面的殷切期望,讲话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持久的文化推动力,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学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引领重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牢记使命任务、不负责任担当,繁荣文学创作、服务党和人民,努力推动重庆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争取更大荣光。
张雅文: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真的深受感动,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摆在作家面前的是一项伟大的使命!文学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部分。我们作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作家不是超越时空的编外人士,而是参与实现百年梦的创造者!我们是有担当精神的一分子,是铺垫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我们作家不是世外桃源的超脱者,而是肩负伟大使命的奋斗者,讴歌时代英雄楷模的挖掘者,引领时代精神的先行者!我们要无愧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映大时代大形势,写出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主旋律,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
鲁 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传达出党和国家对文学与文艺事业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作为一名写作者,既为这样的关切感动,同时也感到一股奋进的压力与动力。
社会生活广阔而丰富,时代光影生机勃勃,我们除了阅读经典,更要学会阅读生活和时代,学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如何把创作者的艺术生命与所处的时间空间,也就是我们此时此在的伟大时代与祖国紧密结合,这是每一名艺术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
作为一名“70后”,我们这一代写作者的成长、成熟与改革开放同步,我们从乡村来到县城、来到省城,这种地理空间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是个体的,同时也与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追求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而这种个人与时代的水乳交融也自然而然地折射并构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创作面貌,以文学的表达构成了当下时代进程中的艺术维度与精神向度。但在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如何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如何深入讲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如何讲述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中国故事的文学表达需要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接棒与努力,借此与前辈们以及更年轻的写作者们共勉,共同努力,不负使命。
黄咏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我觉得这是对近年来文艺创作现状的一次全方位的把脉,对作家的创作方向以及作家的自身修养都有重要的启迪。
上一篇:胸怀“国之大者” 以青春之笔绘就锦绣山河 下一篇: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