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文学动态

2024上半年文学图书一窥:云落处,皆是吾乡

70后作家创作日渐丰硕

上半年原创文学方面,在经历了上一个茅盾文学奖周期众多长篇小说佳作的“井喷”之后,似乎略微有一些数量上的回落。在已出版的图书中,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就是张楚的《云落》。张楚过往创作过众多优秀的中短篇佳作,但从未创作过长篇。这样一位重要的70后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自然是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和反复修改,一出版就广受好评,登上了包括本报在内的众多图书榜单。

小说设置的地点是名为云落的县城。张楚在县城住了40年,对县城生态可谓十分熟悉。超过40万字的篇幅,容纳了县城背景下的众生态。就如同腰封所说,这部书是“一幅中国县城的清明上河图”。在图书出版之后的众多宣传中,“县城书写”自然也被列为一个醒目的标签。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巨大城乡变革中,县城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中间点,成为了解认识中国当下现实的一个窗口。张楚以其擅长的细腻观察和文字,书写的又何尝不是城镇化大背景中的芸芸众生?

另一位70后重要作家李修文,也带来了暌违多年的长篇新作《猛虎下山》。这部颇具寓言色彩的小说,让人不禁联想起改制大潮中的众多工业省份曾经发生的现实。有形的猛虎固然可怕,无形的“虎”才是关乎人们生存的梦魇和要义。古典志怪小说中“人化虎”,给了作家启发,卑微懦弱的主人公,最后竟然“变成”人们口中的猛虎,整部作品也充满了戏剧性。

同为70年代生人的作家韩松落,上半年出版了小说集《晚春情话》,6篇小说形色各异。在传统媒体盛行的时期,韩松落曾经开设了众多专栏。在2016年前后纸媒断崖下滑之后,厚积薄发的韩松落,又将重点转向纯文学写作,并且不断有新作问世。

作家盛可以《建筑伦理学》,由5个中短篇小说构成,主打中篇小说《建筑伦理学》以女主人公万紫回乡盖房子为线索,刺探乡村世情伦理,揭示个体隐秘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东君的《无雨烧茶》,通过10个隐没于烟火日常的故事,一座南方老城的前世今生。

以上介绍几位70后作家,并非说其他年龄的作家们没有重磅新作。事实上众多成名已久的前辈作家们创作力仍然十分旺盛,80后以及更年轻的90后作家,也开始有厚重之作推出。尽管以代际划分作家已经越来越困难,但在那个时间段出生成长的作家们,正在逐渐产出重要的作品,并越来越多斩获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最高文学奖,这也是上半年文学图书的一个印象。

名家新作不断

创作力旺盛更胜年轻人

在名家新作方面,上半年还是有很多重量级新书的。格非的《登春台》通过4个人的故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和人性进行观察和探讨。麦家在《人生海海》5年之后,推出了新作《人间信》,重返故乡和童年。刘庆邦的《花灯调》是一部脱贫攻坚主题的长篇小说,作品同时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老藤的《草木志》围绕由古驿站演变而来的村庄——墟里村的振兴发展,讲述了驻村干部“我”、村主任邵震天等人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终于让该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炜《去老万玉家》,是他“写给一代青年的记忆之书”,也是他“面对时代洪流的倔犟心语”。《如风似璧》作为张欣的首部民国题材小说,是她创作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和突破,写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广州味道。作家鬼子的《买话》以返乡人刘耳的故事,讲述离乡人重新融入故乡之难。王朔系列新作的收官之作《起初·鱼甜》,也于上半年推出。不过从上市后的反响看,没有第一部刚出的时候关注度高。

万玛才旦的遗作小说集《松木的清香》也在最近出版,在文学和影视结合日趋紧密的当下,这样一位可以跨越连接两个领域的艺术家,即便已经离世1年,还是让人十分惋惜。周大新《站在人生长河的下游》收录了自言“已步入人生长河下游”的周大新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近70篇。《东北故事集》收录作家迟子建近年创作的3篇中短篇小说,钩沉东北历史,展现人的命运。

80后作家写80万字巨著

创作日趋成熟

80后作家逐渐步入或接近40岁,创作视野上也更加开阔。作家马金莲《亲爱的人们》近期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80多万字。作品以西海固地区农民家庭马一山家3个子女祖祖、舍娃、碎女的奋斗故事为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末写到21世纪的当下,既有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史,又有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庄乡镇变迁史,还有改革开放后尤其新时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变化史。

作家陈崇正上半年相继出版了2本新书。作家出版社出的《香蕉林密室》讲述了一个家族在碧河镇的香蕉林中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密室。这个密室隐藏着家族世代的秘密和历史,以及一个关于陈家祖先的传说。花城出版社出的《归潮》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南方文学世界,从文化上重新辨识岭南文化的特质。

魏思孝新作《土广寸木》聚焦乡村,书名即为“村庄”二字的拆解。作品如一部当代乡村的文字纪录片,充满切近的细微观察及深刻而具体的关怀。

非虚构作品紧贴现实

非虚构、纪实作品,因其与现实紧密相连,往往一经出版即引发广泛关注。上半年这方面的作品也有不少。

学者、评论家刘大先的《去北川》以羌族悠久历史流续为经,以北川的农耕发展、人文构建、百姓命运为纬,书写了从老北川到新北川历史性的壮丽转变。作者结合自己的挂职经历,还融入了人类学、民族学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认为,“北川”应该是当代国民记忆的重要部分,也应该得到文学持续关注。《去北川》是纪实文学的有益开拓和积极的探索。

调查记者出身的作家袁凌,今年推出了《我的皮村兄妹》。该书是对皮村文学小组成员们人生故事的全景式记录,也是对当代劳动者文学、新工人文学的一次全面展现。

胡安焉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我比世界晚熟》,黑桃的《我在上海开出租》等作品出版后也有很好的反响。单读、铸刻文化策划的《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可能的世界》延续了该系列对于世界的思考和探索。学者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推出的《去家访》则再次聚焦教育问题,保持了很高的热度和讨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