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文学动态

让文学与光影同行共舞
——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电影与文学论坛活动综述

花重锦官城,蓉城百花开。8月3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四川省委宣传部、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作协社联部、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办,中国影协产业促进与投资委员会协办的“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电影与文学论坛:文学的启发”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是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论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为三场不同主题的圆桌论坛。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曹保平,《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中国影协副主席张冀,北京作协副主席石一枫,西安电影制片厂副总经理袁媛,青年作家颜歌,编剧游晓颖,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编剧、演员康春雷等文学界、影视界专家学者围绕活动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等参加活动。活动由媒体人张蕾主持。

邓光辉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中,电影与文学始终相携前行,以不同的语汇描摹现实人生,重构人类语言的栖息之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电影文本创作中,为中国电影注入了一股重要的文化源泉。高质量的创作是中国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希望广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观照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共同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晓东在致辞中谈到,近年来,中国作协积极推动新时代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主动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融合,努力探索更多方式和途径,发挥文学的母本作用,促进新时代文学多维度发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

文学和电影虽然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但二者都是将“反映现实”作为其最核心的基础和内涵。纵观中国文艺的发展历史,那些备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优秀文学与电影作品,无不深刻映照着现实生活的真貌,这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意义所在。此次活动的第一场圆桌论坛以“现实的重构:文学与电影的观念突破”为题,麦家、徐则臣、曹保平、石一枫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对于“重构现实”这一命题的深入思考。

麦家是一位善于书写“传奇”的作家,在他看来,传奇和现实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传奇同样也是某种现实”,“把平庸的、琐碎的现实变成传奇,这是一个艺术家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和任务。如果你完不成这个任务,这个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成功的”。这也是他对自己写作的要求:“我不允许任何平庸的现实进入我的小说。”麦家认为,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同电影和音乐一样,需要有精妙的设计和深邃的主题。艺术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要通过对语言、结构和人物的精心安排,将日常现象提升至更高的层次。一个好的作家,必须具备将普通现实转化为传奇故事的能力,要对生活中的琐碎素材进行筛选、提纯,使之既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也正因如此,小说虽然是虚构,但它比现实更为真实。

“所有作家在写作时都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我们在处理一个故事时,怎么处理这个故事跟现实之间、跟世界之间、跟人之间的关系。”徐则臣表示,文学作品想要重构现实,首先要在文字中保留现实的细节,“当我们阅读那些过去的经典作品时,之所以能够有效返回到历史现场,靠的就是细节。作家们有责任把这个时代的细节放到自己的作品里面”。其次,作家在创作时,还应提炼出当下时代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特质,用文字来体现时代的核心情绪,进而在更高层面上把握住整个时代。

关于电影如何更真实地反映现实,曹保平谈到,自己在创作和改编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重新构建出一个新的生命。这种再造并不是简单的“批阅增删”,而是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表达体系。文学对他而言是极其宝贵和丰富的资源,能够充分激发他的创作想象和灵感,“我更看重那些能够深入剖解人性、揭示细微情感的小说,重构故事也是为了更好传达原著更深层次的意义,让它有一个更好、更丰富的表达和呈现”。

谈到不同代际的作家、艺术家对“现实”的不同理解和表现,石一枫表示,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的艺术创作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结构紧密相连。早期有大量乡村背景的作家和导演创作了许多反映乡村生活的作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创作主题。他谈到,尽管已有不少作家导演成功捕捉并展现了城市风貌,但要形成一种更为成熟和强有力的城市生活审美范式,还需要大家作进一步的探索,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艺术家们突破舒适区、创新审美表达的挑战。唯有深入了解城市的肌理,感受到其独特的气息,才能真正抓住城市的审美特征。

向文学“取经”,不断拓展电影的表现力

在第二场圆桌论坛“世情的镜像:从家庭到市井的东方叙事”中,鲁敏、张冀、颜歌、游晓颖从自身创作谈起,围绕主题,谈及家庭和世情叙事所能赋予文学、影视创作的审美可能性。

鲁敏从长篇小说《六人晚餐》创作及其影视改编作品切入,谈到了“餐桌”这一意象在东亚家庭中的独特性。她认为,中国人对饮食文化有着深厚情感,尤其是晚餐,往往承载着浓厚的家庭情结。晚餐场景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引发广泛共鸣,它不仅仅是一顿饭那么简单,而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即便言语不多,也能通过简单的问候和共享食物,来传递彼此的情绪与经历。作家在创作小说时,选取合适的切入方式至关重要。“在创作中,我会选择餐桌来作为观察和描绘家庭生活的窗口,它不仅能够展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还能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

颜歌常年生活在国外,用中英双语进行写作。她表示,自己在创作时更关注具体的、个人化的细节,无论身处何地,都致力于呈现个人化的独特经验。这种对具体性的坚持,促成了她写作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此外,在创作过程中,颜歌注意到中文和英文叙事在时间性上的差异——中文叙事往往更加注重空间的并置和延展,而在英文叙事中,时间性、因果性则更为显著。“因此,在使用英文写作时,我会尝试采用更多的空间性结构,以此来挑战英文叙事的传统。中文是我的母语,我的写作所承继的也是中国的文学传统。”

在游晓颖的编剧作品中,家庭题材同样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她看来,家庭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模型。家人之间的互动既直白又微妙,因为彼此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所以言语往往更为直接地触及关系的核心,甚至会造成更深的伤害。家人间的真挚情感很难用语言去完全表达,彼此造成的影响很多时候需要通过非言语的方式去理解和修复,这也正是家庭关系的暧昧之处。家庭就是一个承载人性最真实面貌的独特容器,它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性的各个层面。

张冀谈到,相比于电影,文学在探索人性、拓宽深度方面,似乎更为自由和深刻。近年来,不少电影创作者开始向文学“取经”,以拓展电影的表现力。在他看来,电影创作特别是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尤其需要平衡传统和创新的关系,既要保持故事的逻辑性,又要避免过于简单化的人物设定。此外,电影创作者们还需要从文学和生活中汲取灵感,勇于打破传统电影创作中的规则和公式,创造出更加复杂的人物:“我们的人物一定是复杂的、矛盾的、悖论的、生动的、鲜活的,我们不能再退回到那种一个规则、一个配方就解决所有问题的创作中去。所有电影人都应该打起精神,不断向包括文学在内的其他艺术门类深度学习。”

让读者和观众获得前行的力量和希望

第三场圆桌对话以“故事的突围:碎片化叙事与现代性表达”为主题,张怡微、袁媛、陈楸帆、康春雷从当下的青年文化现象切入,围绕话题分享了各自观点。

张怡微谈到,当下青年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更多元、更丰富,更喜欢不确定性的表达,这是网络一代的显著特征。年轻人一方面热衷于想象修真、科幻一类的宏大世界,另一方面又关注自己小小的精神领地。正因如此,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在当下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人们内心深处总会有无法被短视频满足的情感需求,而优秀作品在帮助人们理解人生的复杂性方面,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创作者对社会的理解、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个人的艺术观念。角色有时就是创作者的分身。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必须先确立一个核心观念,这个观念将贯穿作品始终,并在观众或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谈及自己的影视创作,袁媛表示,自己对笔下角色的塑造,始终是基于对周围人物和事件的悉心观察,同时也会将自己希望角色承载的特质融入其中。她谈到,发现问题、展示问题并不是电影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力量和希望,给予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我希望他们能得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支撑他们在走出影院后,继续顽强地面对生活。”

作为科幻作家,陈楸帆从自己20年前创作的科幻小说《丽江的鱼儿们》谈起,回顾和总结了自己对科幻的理解和认识。他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学的功能始终都未改变,无论媒介如何变化,文学都能够连接起碎片化的体验和心灵的感受,讲述令人信服的故事,给予人们新的希望和鼓舞的力量。这是文学不可替代的力量所在。

康春雷谈到,文学在面对新兴的叙事载体时,总能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文学在影像艺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经历着变革。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会促使文学探索出新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值得电影去学习和借鉴。此外他还谈到,如何在创作中更好捕捉和反映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是所有创作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反映当今社会的变化,我们需要发展新的叙事语言、叙事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物关系、情感关系以及社会结构关系,从而找到最适合于表达当下时代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