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又一年夏季,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召开2024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学术年会,热议“同时代人”的文学与批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编审张安民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颖主持。
吴义勤在致辞中提到,在全国文艺界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来到成都参加2024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学术年会,共同研讨“同时代人”的文学与批评,是非常有意义的。
吴义勤认为,今年的主题不仅现实感强,而且具有很大的学术研讨空间。他表示,我们今天的所有人都处于同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另一方面,这个“同时代人”也指每个人出生的时代,在同一个时代出生的人叫做同时代人,比如“70后”“80后”“90后”等,在不同阶段出生的人,会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下时代的文学面临着从生产到传播到阅读的巨大变革,科技的进步,如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文学的创作和翻译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文学的使命和责任一直是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富裕。
阿来代表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省作协党组书记张伟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感谢,感谢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学术年会对四川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发展的推动和促进。
阿来表示,此次主题“同时代人”的文学与批评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主题。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何准确描述这个时代的特征变得越来越困难。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如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的人对时代特征的解读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见证了从50后到00后的几代人对于时代的态度和期待的变化。
阿来希望听到更多年轻人的声音。他表示,虽然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期待着一个更好的未来时代的到来。
开幕式结束后,年会正式开始,专家们就“同时代人”的文学与批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年会由《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主编杨青主持。
张安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对年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同时代人”本身也包含了历史的维度,包含了历史的断裂与连续,以及真假、善恶和美丑。
张安明认为,以“同时代人”作为立场和方法探讨文学批评的真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次年会以“同时代人”作为主题,是一个富有洞见的提醒,告诉同时代的创作者和文学研究者,要用“同时代人”的感觉和意识,了解之同情去创作和研究。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帆认为,历史的循环把我们带入了共同的时代,从宏观上看,我们不仅有代际的异同,还面对共同的时代课题。我们面对着共同的语境以及共同的文化现实,我们应认真书写我们当下的时代。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怡认为:“同时代人”这个概念需要定义,这个概念不是天然存在的,它融合了共同性和差异性。从人类历史上看,一个现代人可以和一个古代人可以是“同时代人”,而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中的人却不一定是“同时代人”。这种超越时空的共同性是思想上的、精神上的。而差异性是我们反思的起点,是思想发生的源点。人类思想的发展就是不停的发现差异性,作家的创作的源动力往往发生于对差异性的洞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俊认为,我们要走出“同时代人”这种概念化统摄化的思维,要进入现实生活。但困难在于,我们实际上都生活在生活的表面,表面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事实上很难进入生活的实质。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同时代人”是这个时代的勇者和智者,能身处大众之中,却又能和大众保持距离以凝视这个世界。(文图/梁曌 胡尊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