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梁译丹:巷子里的小摊

傍晚,带着淡淡凉意的秋风清爽舒适,太阳的余晖像金色的薄纱轻轻笼在挂着的竹编上,坐在小竹凳上的老人把他三四十年的时光都雕塑成了手中的艺术品,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坚守着自己的那方天地。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傍晚,我和妈妈穿梭在繁华的商业街区。人们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可是这五花八门的商品,花花绿绿的招牌,空气中飘散的油烟味和小商贩们嘈杂的吆喝声却让我想要迅速离开这个地方。我拉着妈妈一路小跑直到来到一条安静的小巷才停下来。小巷与刚刚的商业区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里隔绝了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吵闹。老式低矮的房屋,凹凸不平的地面,却让我忍不住放慢脚步和妈妈一起踱步直到小巷唯一的一个摊位前。这个小摊在小巷的尽头,虽然看起来年代久远甚至有点破旧但干净整洁,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竹艺品:簸箕,竹椅,竹蜻蜓,竹蝴蝶……摊前挂了一块牌匾写着几个字——非遗竹编。

竹子能做出这么精美的艺术品?竹子那么硬这个竹片怎么那么薄那么柔软?“爷爷,给我一个小兔子吧”我一边说一边打量着这位卖竹编的老人。这是一位普通的老爷爷,穿着白色的老头衫,须发花白,脸上的皱纹里满是岁月的痕迹,长时间弓着背编竹子让他的背脊变得佝偻,十根手指看起来粗糙得比他的年龄还大十岁,上面布满深深浅浅的割痕。可就是这样一双手却灵巧得像上下翻飞的蝴蝶,竹片像是有生命一样听话地在这双手下被削成需要的大小和厚薄,再被编成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工艺品。渐渐地在我的眼中,爷爷不再普通,他的双眼盯着手中竹编时会发光,脸上淡定从容的微笑让我觉得他仿佛是一位大隐于世的绝世高手,默默守护着自己想要守护的一方天地。

“小姑娘,你的小兔子好了”,就在我正想得出神时,老爷爷笑着把编好的竹兔子递给了我。我不觉眼前一亮,这是一只胖乎乎的小兔子,传神的五官,憨憨的动作,还有淡淡的竹叶清香让我爱不释手。我忍不住问:“爷爷,您做这个多久了?”爷爷笑着说:“记不清了,快四十年了吧!年轻的时候靠这个维持生计,现在学做这个的人越来越少,这门手艺都快失传了。我现在老了在这里摆摊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认识我们的传统的手艺,别丢喽!”挥手告别爷爷时,秋风乍起,吹拂着爷爷的白发,淡淡竹香在四周萦绕。爷爷的眼里写满了他的故事,一个个精美的竹艺品诠释了他坚守的意义,他会继续用他朴实的手艺继续打动路过的每一个人。

夕阳下,秋风中,在小巷的尽头有这么一个简陋的小摊,摆满了栩栩如生的竹艺品,摊前的小竹凳上坐着一位淡定微笑的老爷爷,时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他从容而熟练地穿插着手中的竹片,继续讲述着他的故事,诠释着他的坚持。

 

(作者系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六年级八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