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之景,除了有一分绿溢四野的柔意外,还有雄浑磅礴的一面。这是宁夏给人的深刻印记,因见识到贺兰山的石岩和壁崖,让人对这一方神奇的石头怀揣敬畏和欣赏。
一
对于众多人来说,出于《满江红》里的句子,让人对现实中的贺兰山投去憧憬,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山,能在历史和人文中成为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永恒图谱?
心怀疑问,便驶向了贺兰山。
远处的山影渐渐清晰,映入眼前的是高峰,我的心为之一惊,白石嶙峋,裂滑巍峨,在空旷大地的尽处矗立天宇,这是昆仑山的余脉啊,还带着昆仑的庞然,之前宁静的心也遂显得厚重起来。
越往近走,一些在山腰缝隙生长的小植被显得可见,每日的风吹到山体被阻挡,也带来了一些湿润空气,让一丛丛植物得以受润生息,冬天寒冷时节,山体的背面也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气,一年年免遭侵袭,因之保存,我在想,多么坚韧的生命才能将自己的根系深扎在坚硬的岩石深处。物竞天择,万千年来,这方生什么植被,长什么颜色、长多高,都是大自然的择取了。
山麓,大大小小的石头散落其间,岁月沧桑,沉淀了下来,或是来自山顶和山腰,在自然演化的重力和风力影响下,某一时,滚落了下来。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在这里等着古往今来一批批游客。
仰望着群山连绵起伏,石头呈现出不同风貌。有的石头如同巨兽横卧在山间,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在阳光的照射下,石头们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的瑰宝。它们静静地躺在山间,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唯有诗不能辜负,清代诗人胡秉正《咏贺兰山》吟入口中:“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尤对“蟠根”和“灏气”二词甚是欣赏,描写出的贺兰山纵横起伏的气质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气魄,正应了我们所见的贺兰山石。这山,在诗人眼中成了女娲补天用作的天柱,而为了补天,女娲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为什么不在贺兰山采石头呢。
胡秉正应该是秋冬季节来的贺兰山,从诗里可见,有雪的贺兰山别有一番味道。
回过神来,走入相对闲散的地带。发现匠心独具的人,就地取材,精挑一些石头,把其雕刻成了各式的动物造景,路边便有猴子、鸡等,吸引了有童心的人或小孩子的目光,一路的人有按捺不住地想靠近与之合影。动物栩栩如生,小孩自然生趣,用手拍拍小动物的头、摸摸身躯、探探尾巴,仿佛进入了一方童爱的境地。
此时境况,何不停下来,找一处石头坐下,静静感受这片馈赐。
这些石头,看似普通,却似乎蕴含着属于它们的寓意。
我遐想,这些石头是不是和人生中的一些经历相似,有的石头经过撞击、磨砺,才变得光滑如玉,是不是就像我们经历种种挫折,才能打磨出另一个自己?而那些依然尖锐的石头,是不是如同我们内心深处的坚守和信念,历经风雨仍未改变?
这些石头是不是也代表着不同的性格?有的石头圆润可爱,如同那些性格通达的人。有的石头峭骨冷峻,如同性格深沉执着之人,每一种性格都有其独特之处,正如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样貌。
或许石头全然代表着大自然的智慧,它们在自然界中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整体。这些石头的存在,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无论个体多么强大,脱离整体将不能成为特色。
坐在贺兰山下的石上,我沉浸在遐想之中。这些遐想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世间,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些自然的杰作。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正如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价值。让我们学会欣赏这些自然的美,也学会让人以更低的姿态接纳生活中的人。
石头如私语,不止片刻所想,更为宝贵的是还可以为我们推开地质之谜的一扇门。
这些石头经历了地壳变动、岩石拔升、沉积作用、风化侵蚀等自然过程,才逐渐形成了如今形态和质地。这些过程不仅塑造了石头的形态,还在石头中留下了丰富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地质信息,暗含地球科学史的石头,多为科研考察所执迷。
听人说,“贺兰山的石头可不简单,它们在历史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古代,这些石头被用作工具、建筑材料和雕刻艺术品。确实,许多文明都曾在这里开采石头,用于建造寺庙、宫殿、雕像等文化遗产。这些石头不仅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创造力。
在一些地区,这些石头被赋予了神话、传说和信仰的色彩,成为当地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它们被用作祭祀、庆典和纪念活动的道具,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祖先和神灵的敬畏和祈愿。许多石头因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纹理而被视为艺术品。它们被雕刻成各种形象,或用于装饰和收藏,展示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或许是石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自然孕育下形成的独特指象,一度让人着迷其中。
但是就如弱水三千,智者只取得了一瓢一样,石头对于人,也只能从大自然中选取一二或者些许,在成片如海的石头面前,人们能拥有的,相较而言,也就显得少数了。
尽管如此,若在石海中能遇上一种石缘,那也便知足了。
二
到贺兰山,岩画是必看的。
“什么是岩画啊?”随行小孩好奇地问。“岩画就是以岩石为纸,用凿石工具在岩石上作出的画。”我解释道。
过了一个拗口,我们便走进了岩画的世界,而相比较于整个相依相连的山,散落其间的岩画,就如同在沙子里面找金子了,由此岩画,便显得异常珍贵。
小孩越发好奇,我也拿起手机查阅起资料来。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石之上自然有纹,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读着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句子,我补充道:这里所说的“河”就是黄河,“山”就是贺兰山,“图”就是岩画。
正是因为岩石上的画,让人对贺兰山的石竖起大拇指,在这深山腹地的崖壁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岩画?是什么人画的呢?
人行于用石头铺就的甬道上,仿佛被置身于一个远古原始时代。所见的是一幕接一幕的生活画卷,各种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跳跃眼前。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活跃眼前。有奔跑的鹿,有双角高耸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展翅的飞鸟和有狂窜的猛兽,有记录生活原貌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听闻贺兰口岩石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人面像”“类人首”的岩画。虽然全世界许多国家发现了岩画,但有“人面像”岩画的只有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才有。人面像岩画最多的是中国,中国“人面像”岩画最多的是宁夏,宁夏多在贺兰山,贺兰山又集中在贺兰口。我在这条长约540米、平均宽度不足50米的山谷,在一堆堆石头上,慢慢搜寻着人面身影。
虽然在漫山遍布的石头中,没有眼力找到708幅那么多,但在一个多小时看到了七八十处是有的,有单幅的,有数个人像画在一处岩石上的。有不同正面和侧面人像,人和动物组合图像,人的面部图像和人面装饰图像。从落笔的手法看,显得朴素不事雕琢,如孩童画人像之感,脸多以圆圈代替,眼睛用一个凹槽代替,鼻子虽不尽生动,人物图像多无完整五官,但因其线条洗练且构图准确,给人以形神兼备之感。
对于这些表现怪异的人面像,岩画研究专家认为是史前原始社会时期盛行巫术的产物,表示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拜和折服。
或许许多人来贺兰山口都是一睹“太阳神”的真实风采。搜寻多时,最后太阳神在一处高地悬崖被我们发现。果不其然!重磅的角色绝大多数不会在戏剧或影视最开始或开场不久就出现,而是在大家对剧情有所了解、引人入胜时出现,给人以“众里寻他千百度”后“豁然开朗”的惊喜和震撼之感。太阳神面相头部有放射形线条,像是太阳照耀大地时,散发的万丈光芒;面部呈圆形,它重环双眼,并长有睫毛,炯炯有神,直面东方,看上去神采奕奕、威武之极。据闻,这种双环眼的构图法,在贺兰山岩画中只有地位极高的神灵才可以拥有。
在远古图腾年代,人们寄托于艺术表达,映射出当时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在我国,对太阳崇拜的神奇图像莫过于“太阳神鸟”。
因为人常在四川生活,很早前就接触到有关太阳神鸟的解读,而眼下所见贺兰山的“太阳神”和四川古蜀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是否会有相似之处?北方的牧民和南方的耕民,对太阳的朴素寄托是否有相通之点?
四川的太阳神鸟图案中央的火球表示太阳神,周围的四只鸟表示太阳神的四个使者,也寓意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古蜀人对太阳神和神鸟的统一崇拜表达了南方蜀地古代先民对太阳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光明的美好向往。
有学者将在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图案上的四只神鸟解释为一年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将十二道象牙状光芒解释为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的转化。古蜀人的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熟练地掌握天文历法是取得农作物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太阳神掌管了天,先民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的天气,神鸟掌管或鸣告了瞬息万变的气象和季节变化,大鸟与太阳的神性和神秘联系,符合文化哲学通感论的融合原理。
那贺兰山的“太阳神”会是什么解读?
据考证,贺兰山口这幅太阳神岩画显然诞生比四川太阳神鸟更早,大约凿刻于新石器时代。远古西北先民认为,太阳高居天体之上,孕育着生命,生存离不开太阳,于是在历代生产生活过程中,他们渐渐学会把太阳人格化、形象化,远看是人,近看的太阳,或者近看是太阳,远看是人,人和太阳合二为一,这透露出人和太阳共生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讲也符合那个通感论,太阳神人面像便是先民最早的朴素主义图腾。
在没有竹简、绢帛和纸皮的年代,先民能选择在坚硬的石头上记录日常生活、表达群体崇拜,本身就是一种在自然观察后经验总结的创造,虽然这些图形勾勒线条看上去比较粗糙,但代表着当时记录者最真实的想法,就是要将见到的实景和心中的向往一笔一划记录或描绘下来。
看着这些岩画,一步步向前走,我也仿佛有时走进了远古岁月,看羌戎人打猎,观月氏人游牧,望匈奴人祭祀,想鲜卑人征战,听突厥人娱舞,探党项人交媾……
尽管时代、民族不同,但是作为人,对自然的初心是一样的。
于是,在欣赏的眼光下,雕印太阳神的艺术托盘被我购得,被我放在了书房柜格中的显眼位置,每次从书桌对面仰头,一眼就能看到。
三
贺兰山石头中,最著名当属贺兰石。
商店中布列了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它们许多是由贺兰石制成的。
贺兰石,是一种经过数亿年磨炼而形成的天然宝石。它们或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和纹理,或形状各异,或质地细腻,或粗犷豪放,给人以凝神的赏玩价值。
别小看这一块块石头,它们是带着十三亿年前的讯息来的。其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叩之有声。色泽清雅莹润,有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等形状,美妙多姿,被许多爱好雕刻者喜欢。
用贺兰石制成的砚台,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特点,加盖后砚内余墨数日不干不臭,兼之砚台雕刻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更使贺兰砚一时闻名,曾与端砚、歙砚齐名,而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说。
细探之,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记忆。它们是自然之力的见证者,是风雨、海洋和地壳的杰作。而当这些石头被雕刻成砚台时,它们的美便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砚台,一个充满韵味和雅趣的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承载着历史,流传着文化,也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
一方砚台,如同一个静默的智者,沉稳而内敛,它静静地躺在书案上,等待着那个知心人来与它共度时光。砚面的纹理犹如岁月的痕迹,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而未被人唤醒的故事。
当墨块在砚台上轻轻摩擦,那馥郁的墨香便弥漫开来,仿佛穿越了时空,让人回到了那些金戈铁马的时代。那墨色深浅不一,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透露意境,让人更思北方人也曾钟爱的江南水乡。
砚台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它见证了古代文人的勤奋与执着,也见证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那一个个深夜苦读的场景,那一次次挥毫泼墨的激情,都被砚台默默地见证着。
如今,砚台虽然已经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蕴和历史记忆,仍然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每当我们拿起一方砚台,那深深的墨色和悠久的历史仿佛都在提醒我们,文化可贵、知识无限、理想光芒。
我不禁想,砚台仿佛是一个时光的容器,让我们能够暂时逃离喧嚣与浮躁,静下心来品味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那么一段光阴沉心留醉。
和砚台相伴的,当然还有印章,贺兰石也未曾缺位。我一边赏玩着砚台,又索着那边的柜台,拾起了一块块印章。印章的形状各异,有的方正,有的圆润,有的独特,有的普通。但无论其形状如何,只要在其上被雕工艺人刻上各体文字,它们便会一下“活”起来,鲜活的是情绪、是情感、更是思想。
在今天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印章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所蕴含的不再仅是权力、身份与信誉的象征,更是一扇探味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的一个窗口。
印章上刻着的文字和图案,是人们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在石头印章的雕刻过程中,艺术家们显然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将石头视为一种有生命的材料,用心去感受它的纹理、质感和温度。只要你愿意,他们根据石头的特性,精心设计图案和文字,将其雕刻成独一无二、专属于你的艺术品。
当我们看到一块精美的石头印章时,会被它的美所感念。那是一种沉淀、穿越的美,一种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生光的美,它有人文精神的象征,它有个人志趣的寄托。
被刻印章的石头是贺兰山独具自然品色的恩赐,它们或简洁明了,或抽象寓意,或流畅优雅,或粗犷豪放。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抑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你选择的风格便可以窥见一斑。
难得遇有这种品位和货色,我也为随行的小孩订做了一枚印章,并寄语道:“以后在练好书法时,完成作品需要盖上印章,盖上印章,你的作品会一下增添品位,这次选了贺兰石章,备好以后练习用。”“好啊,好啊!”小孩欣喜若狂跳跃着答道,并捡起宣纸上的试盖闲章,便欢快地在印泥盒中点了点,又盖了起来。
此时,我多么想再补充道,当我们欣赏印章时,我们不仅只看到它的外形美、形式美,更应感受到它的内在之力和精神之美,但思忖后转而闭口,暗想,就让她慢慢感受快乐吧,说深了,她也不尽听得懂,因为年龄方小,还未到说这么深的时候,若她以后自己在练习传承中体悟出来,应该更好。
我想到,有朝一日,在明亮的书房里,古色古香的书房里洒满从窗户外透过的阳光,一个温润如玉的女孩,正端立在书桌前,手持毛笔,从砚台里轻轻地抹了抹墨汁后,顺势在宣纸上游走起来,脸上聚着专注的神情,连呼吸也逐渐变得均匀,仿佛与笔下的节奏融为一体,每一笔都倾注心神,每一划都透着力量。周围的空气仿佛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进入了属于她自己专属的创作境界。当最后一笔落下,她轻轻吐出一口气,然后抬起头看向母亲,眼中满是欣悦。特别是在印章从落款下方抬起的那一刹那,于一旁静静观看多时的她的母亲,嘴角露出了微笑。
当她的母亲也认为,她的眼中只有那一个个字,她的心灵完全沉浸在书法世界中,她倾注了情感和趣味,展现了坚韧和毅力,那定然是一种小小的幸福满足。母亲会因得益于持之以恒的刻苦练习而诞生的一幅小小作品而高兴,在提点督促之余,她一旦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更长的路等着她去探索,她会更加珍惜与书法相伴的时光,因为她不仅学会了如何写字,更学会了用心去参悟。
不知不觉间,半个钟过去,店员呼道:“印章已刻好”。
我拿着它,携小孩,也携着对往古和未来的感念与期许,离开了贺兰山。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