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其他阅读

赵玄通:沉浸与交互 | 当数字艺术亲近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不是封闭僵化。在数字技术时代,文学与艺术的跨媒介联结,传统与现代的跨时空对话,变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灵活。一方面,传统文学经典往往作为数字艺术创造的素材来源,获得了再生与再造;另一方面,数字媒介又显示出自身的规律性,以CG绘画、数字影像、数字游戏、跨媒介展演等方式,使观众(读者)获得沉浸式体验和交互性体验,重建文学经典与受众的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连接。

一、传统经典的数字化呈现

文学的媒介是抽象的文字符号。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媒介符号的艺术表现力越来越丰富。将文学作品转化为视觉媒介符号,使文学世界通过数字技术加以呈现的功能,越来越强大。CG绘画就是最常见的数字艺术方式。绘画本来是运用色彩和线条来构建物体形象,现在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处理的CG绘画(Computer Graphics)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数字艺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CG绘画是利用计算机制作的立体视觉效果虚拟现实图像,所以,对于浪漫主义作品的艺术呈现就显得尤其适合。例如屈原的《九歌》体现了古人关于山川河流的最初想象,渲染出奇异瑰丽的艺术世界。胡特的《九歌图》以CG技术制作的艺术长卷,刻画了湘夫人、湘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云中君等形象,在超现实主义氛围的山川云海里,挥洒出古代楚人的精神境界,或表现思念与伤感,或表现战争与祭祀,艺术风格上,或壮怀激烈,或婉转惆怅。邱植涛的CG绘画《大闹天宫》致敬古典名著《西游记》,截取了《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章节。画幅场面十分浩大,把很多故事如悟空怒砸炼丹炉、托塔天王率天兵天将围剿、智斗四大天王、分身战三头六臂哪吒、七十二变战杨戬、勇斗哮天犬、太上老君金刚镯偷袭等,都杂糅在同一尺幅中做了压缩式呈现。画面中央是如来掌心中的孙悟空,凸显出孙悟空的叛逆性格和通天能力,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

CG行业还有一个发展方向,即通过计算机对自然、人工或人造的视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使之产生交互性效果,例如具有影视特效的数字影像形式。赵炎修、梁蓝波的数字影像作品《天问II》(Heavenly Inquiry II),其灵感源自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数字装置技术,融合诗、书、画等元素,时而激昂、时而沉吟的中胡与弦乐的演奏,调动光色、书法、水墨、影像、镜像等艺术语言交错融合,迷离倘恍、变幻多姿,创作出天上人间自由翱翔而又富于哲理的诗境,传达出博大雄健的精神气象。数字水墨影像辐射出一种超越传统与现代的跨媒介艺术魅力。叶风团队创作的XR拓展现实艺术作品《琵琶行》,采取混合现实(AR、VR、MR)方式,以虚拟现实技术与真实表演相融合的创作方式,再现了白居易长诗《琵琶行》的基本故事。这部作品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叙述,而在于沉浸式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舞蹈、诗词、音乐、美术等元素,探索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合的数字艺术美学。以数字化技术传承古典文学经典,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在于其强烈的沉浸式体验,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文学意境之中,零距离体验诗意之美。北京龙江波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制作的数字影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短片》的构思别出心裁。它以24节气作为线索,每一个节气都以历史上的经典诗句作为叙述连接,贯穿起极富民族特色的唯美影像,堪称一首唯美的农事诗。24节气倒计时,最后抵达的是立春日,这一天恰恰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日子。节气、诗词、冬奥,三个关键元素完美结合,尽显中国诗词的美妙韵味以及中国文人画的意境之美,同时又诠释了中华文明四时迭起、万物循生的生命观,浓缩了华夏农耕文明的生命年轮。

文学经典的数字化呈现,通过观众沉浸式体验的重塑,唤醒了生命的“新感性”,解放了参与者的审美主体性。

二、观众参与的交互行动

如果说沉浸式体验还带有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那么,互动式体验就形成了观众与艺术世界的实质性交流。比如,吕川平、赵若同、兰雨文的互动艺术装置+交互影像作品《桃源记》,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触发而成。作者将作品的空间场域关系进行抽象化处理,概括出“沿溪行”“穿石洞”“观桃源”三个叙事单元,分别设计了“交互式地毯”“混合介质屏风”以及“沉浸式实验影像”,分别与三个叙事空间形成对应,跨媒介交互性体验拓展了文学经典的艺术空间。路杨的交互游戏《非常英雄》更是以游戏方式对《西游记》故事进行数字媒介化演绎。这是一款全平台横屏动作游戏,包含格斗、解密、收集、跑酷、平台跳跃等精彩元素。玩家“进入”《西游记》的虚拟世界内部,运用各种法宝来操控不同的敌人,最终获得取经的胜利。赏心悦目的唯美画风,颠覆传统的搞笑情节,以具身性的游戏行为尽显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刷新了我们对于文学经典《西游记》的传统认知。

有两件关于《红楼梦》的数字叙事作品,特别值得注意。一件是胡媛媛制作的混合现实VR跨媒介叙事场域作品《幻墟13号梦境》,为观众复刻了《红楼梦》的太虚幻境。作品创造性地使用虚拟现实、AI视觉制造技术、实时交互设计等新技术手段重构跨媒介场域下的太虚幻境。作者把原著中抽象的梦境叙事转化为具象可感的体验流程,观众将遵循梦境叙事“入梦——梦中——出梦”的流程,在数字景观中重历幻墟梦境,并以现代的观念去审视和选择,在VR游戏的梦境叙事中直面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思考数字时代下虚拟媒介对情感与人际的冲击,以及当代人对爱与欲的永不枯竭的探索。另一件作品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倾力打造的“幻游红楼梦——大运河文化数字光影艺术展”。展览采用光影数字技术结合实景搭建,再现元妃省亲、共读西厢、宝钗扑蝶、黛玉葬花、太虚幻境十二金钗等《红楼梦》五大名场面,利用沉浸式交互技术,让观众穿越时空,与宝黛钗互动。展览还设计了“梦入红楼”沉浸式线下剧本游戏,玩家们将随游戏主持人一起步入曹雪芹笔下的“神游之境”,亲自扮演《红楼梦》里的经典角色,获得了“梦入神游幻境,奇遇传世名篇”的奇妙体验。

观众的具身化体验,对于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传播学学者陈霖所说:“不同参与者的一次次交互,意味着事件的一次次发生,每一参与者都经历着属于自身的独特事件,从中寻找并发现属于自己的叙事意义与价值。”观众通过交互行为触达叙事事件中的某个奇点,在另外一个虚拟世界中获得释放,开启属于自我的意义世界,解放出审美主体性。对于观众而言,数字互动叙事正在重塑行为方式,形塑一个特定的身体实践共同体。

三、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当下反思

韩裔德国思想家韩炳哲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身边的信息爆炸淹没了我们,信息撤销了遥远,使世界失去了光晕和魅力,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全方位的叙事危机,无间隔性既摧毁远方,也摧毁近端。他吁请的“远方叙事”还带有某种程度的保守意味,不过,他对于近端的“凝视”,对于“妥协社会”里“今日之痛”的警醒,很有必要。数字艺术经由数字技术去亲近古代经典,在沉浸与交互中感受“远方魅力”的回响,又将传统置于当下的生存语境来反思,重建经典与受众、传统与现实的连接,实现文学精神的及物性。

覃家源的CG绘画《蜉蝣》和方经仪的CG绘画《逐梦系列》,在刻画当下生存语境方面,引人注目。“蜉蝣”的灵感来源于苏轼的《赤壁赋》中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蜉蝣》系列作品,将“蜉蝣”这一古典意象置于现代大都市的时代语境,在更宏大的叙事框架中,揭示个体的渺小,从而聚焦有限个体在无限宇宙中探索生命意义和未知世界的坚韧品质。《逐梦系列》之《螽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中的《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原作表现的是螽斯绵延不绝、不断竞争、迁徙不断的强大生命力,而CG绘画作品《螽斯》将生存环境置换为现代科技符号电路芯片。在人类现代科技领域中,竞争十分惨烈,人类竞争的严酷远远超越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破旧的电路芯片乃是人类科技竞争的隐喻。《逐梦系列》之《蝉蜕》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以隐喻手法赞美知识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人格。CG绘画作品将“蝉蜕”置于钢筋水泥的建筑垃圾和缠绕的电线裹挟里,不禁让人思考:在这高度被异化的空间,蝉由幼虫化为成虫,一个自然生命何以神奇地完成了它的蜕变?陈懿、刘希文、郑旭丰的数字影像《桃花园》运用流行文化符号emoji同古代娱乐项目进行异象重构,也体现出鲜明的反思色彩。作品复现并重建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世界观架构,但是其主旨却在于观察被投喂的娱乐景观社会,被流行娱乐文化裹挟的现代人是否还在构筑未来理想世界的桃花源。

无论法国的鲍德里亚、居伊·德波,还是德国的韩炳哲,都对消费社会和景观社会中的奇观叙事保持了批判性态度,也值得我们深思。在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的媒介技术环境中,从“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读屏时代”,观众对“视觉义肢”的依赖感日益加强,而视觉理性的力量亦面临废弛的危险。在沉浸式、交互式体验过程中,观众的感官获得解放,但是,在有效传播文学经典的同时,文字阅读正在变成一件艰难的“工作”,文字自身的“光晕”正在暗淡。当数字艺术亲近文学经典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悖论。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