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黎正明:故乡的多重维度 | 《故乡不老》的艺术探索与人文关怀

我与潘鸣先生的交情,如同经过岁月沉淀的一坛陈年老酒,越存越醇厚。记得我还是十几岁的文学爱好者时,潘鸣先生已经是我们那个小县城里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他那年轻时候的帅气、文雅,以及浓厚的书卷气,在我这位农村小青年的眼里,简直就是我心中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那时,每当夜幕降临,我总会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手中捧着潘鸣先生早期发表在《青年作家》和家乡文学刊物《亭江》的作品,沉浸在他笔下描绘的那个充满诗意和远方的世界。他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渴望知识的心田,也激发了我对文学的无限热爱。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25977360993271808

正因为潘鸣的文学才华,使他从一位乡村教师成为县委宣传部的干部,回来撤县建市,成了市委宣传部的一把手,后升至市委主要领导之一。长期公务繁忙,他就很少写作了。我以为一颗很有希望的文学之星就这样陨落了,没想到潘鸣在退休后重新拿起了手中的笔,再次投身文学创作,以不懈的努力和源源不断的创作成果证明了自己的文学实力。当年在他做领导干部的时候,我带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海南的旅程,开始了我的闯荡生涯。在海南的日日夜夜,我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磨砺,但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呼唤我回到故乡,回到那个充满温暖和回忆的地方。就在我迷茫和徘徊之际,潘鸣先生几次写信给我,鼓励我回到故乡工作,用我所学回报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他的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我的关心和期望,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最终,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回到了故乡,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我在老家有一个院子,知名作家邹瑾先生给我取名白渔书院,院里有一亭,文学大家阿来先生赐名“驻云亭”,文坛泰斗马识途老先生在102岁时书写的驻云亭三个字,在其旁边的白墙上还雕刻了几行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心之守望,一方净土,情之所寄,就是吾乡。是的,故乡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在我的记忆中栩栩如生,仿佛与作者的笔触交织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那份深沉的爱,以及对故乡变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思想的深度,让我对故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激发了我对自身文化根源的思考。


一、故乡:生存的根脉与精神的寄托

故乡,这个词汇在文学中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概念,它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点,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在《故乡不老》这部作品中,故乡的形象被赋予了多层次的意义,它既是生存的根脉,也是精神的寄托,这种多维展现在文学理论中可以被进一步细化和解读。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故乡是个体存在的基础,是个体与世界联系的起点。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人是“被抛入世界”的存在,而故乡就是这个“被抛入”的着陆地,它为个体提供了最初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故乡不老》中,故乡的川西平原不仅是作者生活的舞台,更是他情感和精神的起点,这种对故乡的依恋和认同,是个体存在的重要体现。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故乡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一系列文化、历史和社会关系的集合。在《那时爱》中,故乡的川西平原不仅是母亲们勤劳和智慧的象征,也是家庭尊严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这种象征性的展现,加深了故乡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使其成为超越物理空间的精神家园。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故乡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作为叙事的背景或框架出现,它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在《故乡不老》中,故乡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所,更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故乡的变化和流转,反映了个体生命经历的变迁,也映射出社会历史的演进。

作为潘鸣先生的什邡老乡,读到《故乡不老》关于故乡的描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童年记忆,那些熟悉的田野、老屋和乡音,它们构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的情感和回忆,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异乡,无论是漂泊海南十年,还是定居成都十年,我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故乡的温暖和力量。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是文学作品中故乡形象最动人的魅力所在。


二、乡情:时代印记与人文精神的呼唤

潘鸣的作品中,乡情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怀念,更是一种对时代印记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深切呼唤。

从现实主义文学的角度来看,潘鸣通过对母亲那一代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他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智慧应对。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工匠母亲》中,母亲的形象成为了那个时代女性群体的缩影,她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是对时代的一种回应和反思。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分析,《幺店子》中的故乡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空间。幺店子作为物质交换的场所,象征着经济的基础作用;而作为情感交流和社区生活的中心,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精神的寄托。这种象征性的运用,加深了乡情的层次,使其不仅仅是对故乡的简单回忆,而是对故乡文化和精神的深层次挖掘。再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乡情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人的行为和情感往往受到潜意识的驱动。潘鸣在作品中对乡情的描写,可能正是他潜意识中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童年记忆的追寻。这种心理层面的探索,使得乡情的描绘更加丰富和立体。

潘鸣笔下的故乡也是我的出生地,所以阅读潘鸣的作品,我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作者一同感受那份对故乡的深情。乡情的细腻描绘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作为同乡,我对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有着更加直观的共鸣,这种共鸣让我对乡情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三、乡愁:情感桥梁与文化记忆的探索

在文学创作中,乡愁的表达往往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潘鸣在《故乡不老》中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对故乡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他的文字,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找回了对故乡的那份纯真和热爱。潘鸣巧妙地运用记忆追溯与情感沉淀的手法,将乡愁的深邃表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乡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怀旧情绪,它更是一种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的体现。

在作品中,潘鸣通过对故乡往事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时空。这种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不仅唤起了我们对童年记忆的共鸣,也引发了我们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乡愁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桥梁,连接着我们与故乡的过去和现在。同时,乡愁也是一种情感的沉淀。在《那时爱》中,作者对母亲的追忆,不仅仅是对个体生命经历的回顾,更是对一个时代、一种生活方式的缅怀。这种情感的沉淀,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时间的重量和生命的温度。乡愁在这里,不仅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问。

我的老家在川西平原的白渔河村,与潘鸣当教师时候的一个叫灵杰的小镇同饮一江水,所以在阅读这些文字时,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故乡,那些熟悉的街道、那些亲切的面孔,都在潘鸣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这种对故乡的深情表达,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仿佛我与作者在精神上是同根同源的。在文学创作中,乡愁的表达往往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潘鸣在《故乡不老》中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对故乡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他的文字,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找回了对故乡的那份纯真和热爱。

而乡愁,在《故乡不老》中的表达,是一种对过去与现在、个体与故乡之间情感纽带的深刻探索。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更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深邃的乡愁表达,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滋养。


四、线性叙事手法:细节刻画的艺术魅力

潘鸣在《故乡不老》中所运用的线性叙事和细节刻画,不仅构建了一个连贯、生动的故事世界,更是传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这种叙事方式,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进,故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段记忆都逐渐清晰起来,仿佛是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

 线性叙事是一种经典的叙事结构,它以时间为线索,将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从而构建起一个清晰的故事线。这种叙事方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连贯的阅读体验,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自然和顺畅。然而,线性叙事也有其局限性,它可能会因为过于依赖时间顺序而牺牲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潘鸣在《故乡不老》中巧妙地运用了细节刻画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故乡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作者不仅重现了故乡的风貌,更是将故乡的气息、情感和精神传达给了读者。这种细节的刻画,就像是在一幅画中添加了丰富的色彩和纹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我在读到这些细腻的描写时,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些熟悉的场景、亲切的乡音,以及那些被时间雕琢的细节,都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感动。这种共鸣,不仅仅是因为地理上的接近,更是因为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鸣。故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情感和身份。


五、地域性写作:方言艺术与文化传承

潘鸣的散文作品,如同一幅幅细腻的水墨画,以他那独特的语言风格,将故乡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的语言风格,不仅是一种艺术的选择,更是一种文化的身份标识。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潘鸣的这种创作手法可以归结为"地域性写作",这是一种将个人情感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写作方式。

在地域性写作中,方言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工具,它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潘鸣的散文中,方言词汇的运用,如同故乡的泥土,散发着特有的芬芳,让读者仿佛能够嗅到那股来自田野的清新气息。这种语言的地域特色,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加深了读者对作品情感的共鸣。同时,潘鸣在作品中对方言的运用,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通过方言的使用,潘鸣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作品的地域特色,也让读者对故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我个人而言,与潘鸣同为一地之人,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每当看到他笔下的故乡景象,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车家湾,听到了乡亲们用熟悉的方言交谈的声音。这种共鸣,不仅仅是因为方言的亲切,更因为潘鸣对故乡的深情厚意,让我感受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潘鸣的散文通过方言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地域特色,也加深了读者的情感体验。这种地域性写作,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对故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六、故乡不老:乡土文学的情感与思想交织

《故乡不老》这部散文集,可以被视为一种"乡土文学"的现代演绎。乡土文学通常强调对特定地域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情感投入。在潘鸣的笔下,故乡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归属,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和思想的源泉。

情感真挚与思想深度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潘鸣通过对故乡的描写,不仅传达了对家乡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的深情怀念,更通过对故乡变迁的观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种对故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此外,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也是其思想深度的体现。潘鸣对乡亲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给予了深切的关注。这种关怀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

潘鸣的两本散文集《花间一壶茶》《故乡不老》,从选题、策划、编辑、出版,我基本上是全程参与了的。新鲜出炉的《故乡不老》这本书是一部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散文集。潘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生命力的故乡形象。这部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故乡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传承与赞颂。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情感,也能够体会到乡情、乡愁背后的时代变迁和人文关怀,从而引发我们对自身文化根源和精神家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