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文学评论

蒋林:一个跑者的日常
——读杨不易随笔集《跑起来吧》

作家与跑步这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大家很容易想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他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奇妙的是,作家杨不易喜欢村上春树,也喜欢跑步,同时又出版了记录跑步日常的随笔集《跑起来吧》。但是,两人在跑步方面又有诸多不同,《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跑起来吧》这两本书在内容和指向上更是不同。村上春树在跑步时,思绪满天飞,《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记录了很多思考,尤其是跑步与写作;杨不易在跑步时,注意力在身体的感受和对世界的观察,《跑起来吧》书写的是一个跑者的日常。村上春树参加过马拉松,杨不易只是在河边、山间和城市的街巷奔跑。

或许,这与杨不易跑步的初衷有关。健康,是杨不易跑步的最初动力,要通过奔跑减掉体重,让身体更加健康。这是一个多么朴素而又重要的理由。对很多人来说,跑步大概都兼具健康和社交这两个功能。只是,当体重成功减轻后,他早已对跑步上瘾了,根本停不下来。在自序《做一个慢跑者》里,他自嘲而又俏皮地写道:“一个胖子,一旦瘦过,他就不愿意再胖了。”不管是不愿再胖还是真的迷上跑步,杨不易成为跑者,已经10多年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跑起来吧》的内容分为跑步心得和跑者故事。两个部分,娓娓道来,在流畅和充满温度的叙述里,饱满地呈现了跑者的日常。琐碎、细微,但又紧贴生活,充满情趣。

作者自谦,认为这本书不是跑步的专业指导。其实不然,作为一个非专业跑者,或者说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书中的内容恰巧给予了我们很多技术指导。如在打算跑步时如何克服畏难情绪,如何在陷入疲劳时开辟新路线,如何一点点突破跑步里程等。又如,作为初跑者在什么季节开跑,以及跑步时如何管理饮食习惯等。这些看似非技术层面的内容,恰恰是非专业跑者或想要跑步的人所需要的,它能帮助想跑的人跑起来,能鼓励陷入疲倦的人继续跑下去。对只是想通过跑步让身体变得更健康的人来说,这不但是专业的技术指导,而且还是心理按摩。毕竟,在没有尝到跑步的甜头前,跑步是一件枯燥的事。

《跑起来吧》里面记录的跑者故事,有作者的,也有其他跑者的。这部分叙述十分有趣。在《在老家村子里晨跑》这篇文章里,作者面对二大爷认为跑得满头大汗就是为到镇上买葱油饼的误会,以及要想锻炼就帮他挑水浇地的要求,描写得十分生动。在《两个男人的“蹄花跑步”》中,妻子们为让丈夫更健康,提议他们一起跑步。结果两个男人发现了一家蹄花店,跑完步就吃一顿蹄花,减肥的效果可想而知,跑步健身的计划也就随之泡汤了。在《跑起来吧》这本书里,看似有点闲笔味道的跑者故事,充满烟火气。正是这些故事,让这本书的内容更生活化,主题也更丰满。

作为一个跑步10多年的人,杨不易并未给自己定下长远的规划和硬性要求。在时间上,想什么时候跑就什么时候跑;在地点上,想在哪里跑就在哪里跑。他可以在乡下老家面对不解的目光里跑,也可以在西湖边上跑。他可以在跑步途中买把青菜,也可以跑着跑着停下来看一只胖乎乎的松鼠。10多年来,他就这样跑下来了。他没有参加过马拉松比赛,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讲,10多年的跑步时光,早已在他的生命里开启了属于他的一个人的马拉松。这场马拉松,关于时间,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跑步本身。

在《让路跑成为一种日常》这篇文章里,作者这样写道:“跑了很多年之后,对于跑步,我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如果今天时间够,就换上衣服出去跑,实在有事耽误,也就算了。跑完回来拉伸,休息,冲凉,开始干别的。跑步已经不是一件重要的事,而是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

或许,这才是一个跑步爱好者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村上春树那样在跑步中获得那么多思考,但每个人都能像杨不易这样在跑步中获得一个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