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本不想出游,但耐不住朋友的诚挚邀请,说是去岷江的内江支流天马镇柏条河看水喝茶。看水,于我而言,自然是乐意至极。我自幼便在岷江上游的支流杂谷脑河的支流孟屯河河边长大。那生我养我的小地方——转经楼,在地图上都难以寻觅。下河洗澡、摸鱼捉虾,对水的喜爱早已深深植入我的骨髓。加之女儿远在海南深造学习,“五一”节无法回家,朋友又再三相邀,于是这一场出游便在朋友的感召下拉开了序幕。
五月的成都平原,生机盎然,一片繁荣景象。来到柏条河,“波翻浪涌柏条河,水色天光映碧波”,能在此处河岸喝茶分享水的故事,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此时正值春末,弱柳扶风,恰似少女的披肩秀发在风中飘逸;金黄的油菜花宛如巨幅油画铺展在河道两岸,那暖暖的阳光洒在松软的草坪上,熠熠生辉。坐在临窗的茶楼上,赏河看水,任由清风为茶添香,惬意之情溢满心间。
柏条河的历史,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据说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民们依水而居,以水为源,孕育出独特而璀璨的文化。岁月的长河中,柏条河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承载着古蜀人的梦想与希望。从秦汉时期开始,它就成为成都平原农业灌溉的重要源泉,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丰富的物产。
谈到与水有关的诠释,我首推大文人余秋雨先生。他的那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蕴藏了千年的水文化和道教文化。都江堰市民将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奉为经典。余秋雨先生曾道:“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都江堰因水而备受尊崇。而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乐、武术、饮食和养生之道等都有着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寥寥数语,不仅准确、传神地反映了都江堰市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而且直观、简洁、朗朗上口,身为小文人的我,实在是无法与之相较,更不必说相提并论。
“柏条河畔柳丝飘,水映蓝天影动摇。”柏条河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其历史沿革源远流长。根据史书记载,柏条河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历经数代的修缮与拓展,才逐渐形成如今的规模。在古代,它就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存希望与梦想。
柏条河两岸的水文化丰富多彩,令人陶醉。沿岸众多古老的水车,曾经是农业灌溉的重要工具,见证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岁月,如今已成为历史的珍贵见证。那一座座古朴的石桥,横跨在河面上,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岁月的沧桑故事。河岸边的庙宇,供奉着水神,每逢特定节日,人们纷纷前来祭祀,虔诚地祈求风调雨顺。清澈的柏条河水,还孕育出了民间故事《二郎担山赶太阳》,在都江堰灌溉区广为流传。至今在柏条河流经的天马镇,仍有以二郎命名的村落,留存下了涌山、七头山、童子山、横山子、马家堆子等故事里的地名,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此前,我翻阅过几个县的地方志,从中了解了一些关于治水方面的记述。治水的沿革,羌人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略知一二。大禹,这位羌人的杰出代表,有着“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典故。现阿坝州汶川县绵虒镇以及理县通化乡都有石纽山大禹出生的传说记载。在 5·12 大地震后,终于在故乡汶川县绵虒镇建立了汶川大禹标志性的建筑体——大禹祭坛,供后人祭拜,以示对这位伟大祖先的敬仰与缅怀。
远古治水,先有大禹在前,后有秦人李冰父子传承,川西大地得福于先人之德,恩泽传于后人之世!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市等地,穿过成都平原于宜宾境内注入长江,干流全长 711 公里。“岷江纵贯蜀郡,水量充沛,咆哮野性”。岷江急流而下到达都江堰附近,地势突然平坦,水道变得敞阔,水流舒缓起来,然而上游带来的泥沙堆积,使河床淤塞,江水放肆为灾;岷江水流到都江堰西北处,被玉垒山阻挡,使其不能畅流。东岸因此发生旱灾,西岸则由于水量过大,常常发生水灾。
大禹从岷江源头开始治理,采用“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方式,解决了岷江上游的隐患。大约在公元前 2100 年前后,舜帝命鲧之子禹继续治理洪水。《史记》记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大禹的言行为天下的标准);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禹接受了舜帝治水的命令后,首先认真吸取父辈治水失败的教训,总结治水的成败得失。然后,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在岷江上游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的地区进行勘察,深入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从而制定出统一的治水规划。鉴于前辈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而只采用“堕高堙庳”,筑堤截堵的办法,致洪水冲垮堤坝前功尽弃,造成更大灾难的教训,大禹确立了一条与前人的“堵”相反的叫作“疏”的方法。他顺应天地自然,高处培土,低处疏浚,开沟成河,清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增开人工河道。让洪水畅通快速流入下游,最终治理好了岷江,基本消除了成都平原的水患。
到了秦代,大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 256 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上任伊始,他便致力于对岷江上游水患的治理。从都江堰溯岷江上行,沿途察看山势水情。见岷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不少地段山石壅塞河道,形成大大小小的堰塞湖,每到暴雨季节,洪水暴涨,水势浩大,冲决堤岸,泛滥成灾。李冰带领治水工匠用火烧山岩等方法凿开壅塞河道,尤其是凿开了玉垒山,并在宝瓶口前不远的江心,在前人所筑堤堰的基础上筑了一道分水堰,把岷江水在玉垒山前处进一步分成两段。为清除淤泥沉积,李冰父子进一步发挥“深淘滩,低作堰”的经验。通过鱼嘴分水、宝瓶口引水和飞沙堰溢洪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使都江堰很好地发挥了分洪、溢洪、引水灌溉的作用,创造了世界水利技术史上的伟大奇迹。李冰父子在治理岷江的过程中采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既发挥了排灌的作用,又保证了农业的生产,让“天府之国”变得更加富饶美丽。
柏条河,作为都江堰内江干流之一,相传因两岸柏木成林而得名。据《史记·河渠书》所述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的其中一江,另一江为走马河。柏条河起水于市区蒲柏闸,在丁公鱼嘴与蒲阳河分流,经郫都区后与走马河分支徐堰河汇流入府河,至合江亭与南河汇流进入锦江。柏条河作为李冰父子治水的第二工程之一,在治理过程当中遵循“道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的岷江流域,防洪防灾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常年基本保持了水清岸阔、民生安居的良好状态,使大禹、李冰父子治水的精神在成都平原得以延续弘扬,千秋福祉惠泽于盆地人民。
在“聚焦阿坝·都江堰,提升生态文明”的主题下,以“水”为脉络,探讨生态文明建设。针对生态治水、光伏发电、光伏扶贫、生态海绵流域建设、岷江流域治理等相关话题,“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就成了一州一市共产党人治理岷江的责任与使命。
沿河的青草、树木及水的色彩,都在透视着春绿色盛的景象。喝一口茶,再次观察上游漂浮的杂物与两岸水草的缠绕,与朋友们的那些小摩擦、小纠结,都随波翻滚而去。悦心与水荡漾,泛菱荇。和煦的阳光贴近所有人前行之路,拖着长长的影子,默契配合的坝上植物闻风而动,留下一串串两对半的脚印罩在田埂。一种记忆贴近柏条河,开始向所有的土地畅想咕噜噜咕噜噜的歌。种植心灵始起的阔爱,在绿园草地昂然迭起,一地绿、一水绿、一心绿,都证明了我对这水一方的人烙上了心知肚明的印章!
柏条河,正承载着千年的治水智慧与生态文明的希望,奔腾不息,流向未来与无尽的远方。(文/阿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