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文学访谈

星辰与家园:中国科幻文学的探索与守护

们现在才是变化的开始。

超侠:我推荐《时间简史》这样的书,让人离开当下的生活,去理解另外一个维度。

宝树:我推荐《深渊上的火》,这本书是科幻大师弗诺·文奇的名著,刷新了中国科幻迷对于科幻的一切传统印象。它勾画出宏伟神奇的银河界区、寰宇网络以及匪夷所思的生命形式,以高超的技法巧妙地将太空歌剧、赛博空间和行星传奇等主题结合成令人屏息的瑰丽画卷,既继承了传统科幻的理想主义,又展现出互联网时代前沿科幻的全新面貌,对我的震撼迄今仅有《三体》才能与之相比。

科幻文学表现无限的新质生产力

李晓东:2023年,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及。新质生产力可以理解为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当下,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各领域的热词,文学领域也不例外。新质生产力正从各个方面和各种意义上赋能新时代文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应运而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科幻文学创作提供了无穷的远方和想象空间,科幻文学在传递新时代文学新的品格和面貌,彰显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关于人类和科技发展的思考方面,通常有着更有利的表达。那么,科幻文学如何表现无尽的新质生产力?

王泉根:科幻是什么?首先是一种幻想,幻想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无中生有。因此,科幻文学很难套用传统的文学理论去解释。正因为科幻文学是一种无中生有的事物,我们就找到了和新质生产力的结合点。新质生产力也好,科幻文学也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中生有,完全是创造性的想象。今天我们的科幻文学之光,已经照进新质生产力了。比如刘慈欣老师的《三体》中提到的叶文洁将太阳作为电磁波信号放大器,以恒星级别的传播能量,向宇宙打出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招呼。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最近首次观察到电磁波动态的传播,证实太阳日冕的特殊结构以及行星等大型天体可作为电磁信号放大器,或可实现星际间通讯或者能量传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幻文学打开了我们科学研究的脑洞。

刘慈欣: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一幅漫画,画面是一个原始人在岩壁上画画,他画的是一辆马车,旁边另一个年长的原始人说我们现在要出去采集野果、打猎,你每天不干正经事,就沉浸在这种完全不切实际的虚无缥缈的想象中,那我们晚上吃什么?这幅画道出了科幻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我们想开发出更新的更先进的生产力,可能需要一些很灵动的思想、很广阔的想象力。因为那个原始人他画的那辆马车可能在一两万年以后就变成现实了,而我们回看这段历史,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丰富的创新精神,在我们的思想中建立起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而这恰恰也是科幻文学具有的一个品质。科幻文学只是一个文学题材,是大众文学的一种,我并不想无限地去拔高它的功能,我也并不认为未来的生产力是靠科幻小说产生的,但科幻小说确实能够在活跃我们的思想、开发我们的创新能力方面起到很珍贵的作用。

王晋康: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创新,而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开拓技术边疆、文学边疆,这正是科幻文学比较擅长的事儿,这个可以说是科幻文学和科幻作家的作用。大概十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小说《月球夏令营》,里面提到的一些技术有些马上就要实现了,比如以电磁推进作为火箭发射的辅助方式,这个我们国家马上就要实现;利用月球上的发电基地,作为太空移民或者太空交通的首发站,这个几十年内就有望实现。所以,虽然科幻并不承担预言的功能,但是因为科幻是依靠科学理性的,所以确实有些东西会在现实中出现。当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科学、人文、宗教、哲学就像从不同方向出发的攀登者,最后都会在顶峰相遇,而科幻将是在四个领域共同发力的一个平台,相信随着中国科幻的发展,我们将收获更多作品,收获思想的丰富成果。

陈涛:我们现在将科幻文学和传统文学放在一个并列的位置,或许代表了我们对文学的一种期许。相比起书写过去、历史以及当下现实的传统文学,科幻文学更多是将眼光投向未来,对文学的发展与文学概念的丰富是较大的促进。2024年年初,《人民文学》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也彰显了文学的尊严与力量。就像刚才刘慈欣老师讲的,我们这场直播其实就像是一个在岩壁上画马车的行为。提到新质生产力,传统文学和文学期刊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王晋康老师说,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我们这场直播就是创新。其实我们之前一直是迷茫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没有路径可供参考,从来没有一本文学期刊采用过直播销售的发行方式,库存准备、配货渠道,以及售后维护这些细节都需要提前规划,而我们没有先例可循。这场直播的数据不错,一方面说明新兴传播方式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家对传统文学的喜爱,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传统文学期刊在推动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传统文学和科幻文学呈深度交融、彼此映照的状态。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科幻文学,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文学的底色上来,创作出更多能够滋养我们民族的心灵、构建起我们民族性格的好作品。

王卫英: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这个创新首先是思路的创新。2024年年初,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一行到湖南宜章县做了科幻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这个形式很好,用科幻的想象和文学的书写打开了乡村文旅的新思路。宜章莽山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神奇之感、科幻之美的地方,科幻文学创作和出版,以及科幻影视拍摄、科幻游戏场景架构等,都可以以莽山的风景为背景,以莽山的传说为依托,进行再次创作。超侠根据采风成果,创作了《莽山科幻奇旅》的科幻绘本小说,将王晋康、刘慈欣到莽山的真实经历与莽山的幻想结合,将非虚构与虚构做了有机融合,作为出版人,我也希望未来能够带领更多的作家、画家、科幻产业专家深入乡村,创作出更多基于山乡元素的科幻作品,为乡村注入未来的科幻力量,以科幻文学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李晓东:我们作家和学者讲新质生产力,都是用文学的形式表现新质生产力的,但真正创造了新产品的是我们的科学家,我们今天在座的就有一位,我们可以听听他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绍迪:我们在说新质生产力的时候,科技从业者都只习惯在自己的单个领域中看问题,比如说我们做芯片的考虑芯片计算效率有没有提升,做材料的考虑材料生产成本能不能降低,但其实大家都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科幻文学是跳脱出现有的技术体系、现有的技术研发情况,从终局的角度中去思考怎么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这个是符合第一性原理的。我们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一直在考虑能不能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如果目前从每个领域进行小范围创新可能很难达到这样的结果,但假如有一个足够好的环境,让现有的大模型进行自我进化,是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的。现在这些技术可能在20年前的科幻文学中早已经预测到了,科幻文学可以说在给科技创新指引一个方向,指引怎么去提高新质生产力,它是从底层逻辑出发寻找一个发展的最优方式。

马子清:我们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普和科幻的结合。各位对于科普和科幻文学的结合方面,以及图书、影视、游戏等多种传播媒介推动科幻文学创作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和体会?

刘慈欣:科幻文学作为科技与人性的桥梁,在激发科学兴趣、预见科技变革、引领公众思考未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文学的素材一定会不断丰富,这就需要加强科普与科幻的结合,提升科幻作品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促进科幻作家、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科幻文学和科普教育的发展。

王晋康:科幻不是科普,它本身并不承担科普的功能。但科幻尤其是核心科幻肯定含有相当的科学知识,而且它是把知识融化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浇灌,这比看科普更有效率。就像《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它对三国那段历史的普及,要远远超过《三国志》,二者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科幻小说更多是解除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疏离感、陌生感,它比较零碎,也可能不准确,但更容易消化。当从科幻小说中得到最初的一瓢水,扎牢了根须后,再接触科普书籍或专业书籍,会事半功倍。

陈楸帆:科幻作品所塑造的审美经验比任何形式的教育与理念的灌输更能引发大众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反思,因此科幻不应只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应成为帮助人们改变现实的强大工具,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王海滨:当下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相对于其他类型文学来讲还不是特别多,因此做好科幻文学和影视的结合是明智之举。我觉得做好结合主要有三点。首先,中国不缺科幻素材。古典文学里就提供了无尽的素材,例如《封神演义》《山海经》等作品中有很多科幻元素可以改编,这些经典可以转化为对当下的思考和表达。其次,科幻文学创作可以有意识地为影视提供一些可能,故事设置要戏剧化,文字语言要有画面感,有意识地为电影改编做好铺垫。第三,就是要强调科幻类型本土化,不要效仿套用西方科幻经典,突出科幻作品的原创性。

(本文部分话题根据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主办的论坛内容整理)